欄目:新聞
點擊在線收聽語音版
近日,中山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來到沙溪鎮,就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一法一條例)情況進行檢查,同時對該鎮非遺保護、傳承和發展工作進行指導。
檢查組一行先后前往申明亭鶴館、沙溪涼茶展示館等非遺傳承基地,實地檢查非遺項目保護傳承工作情況。隨后召開座談會,就如何更好地保護、傳承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話題,與該鎮文化部門、非遺項目傳承人代表進行交流。
據了解,沙溪鎮現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8個,其中國家級項目1個——沙溪涼茶;省級項目3個——沙溪鶴舞、沙溪四月八、沙溪三月三;市級項目4個——沙溪鶴歌、隆都傳統飲食習俗、沙溪洪圣殿洪圣龍王寶誕醮、龍頭環十八掌。建有市級傳承基地1處——申明亭鶴館(鶴歌鶴舞傳承基地),鎮級傳承基地6處——圣獅民俗館(四月八傳承基地)、圣獅小學(四月八傳承基地)、中心小學(鶴歌鶴舞傳承基地)、沙溪中學(鶴歌鶴舞傳承基地)、荔苑隆都菜館(隆都傳統飲食習俗傳承基地)、沙溪制藥廠展示館(沙溪涼茶傳承基地),鎮民間藝術培訓基地1處。今年還將向上申報“沙溪九大簋”、“圣獅鳳舞”、“沙溪欒樨餅”等3個項目。
沙溪鎮黨委書記徐成彬表示,沙溪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非遺保護和文化傳承發展工作,通過整合沙溪非遺項目和隆都文化資源,近期成功舉辦首屆沙溪文化旅游嘉年華。該鎮將依托秀美的古村落和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通過文化導入產業,規劃打造特色古鎮,促進非遺保護、文化傳承與經濟發展相得益彰。
中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執法檢查組組長關瑞麟指出,沙溪非遺工作“有傳承、有影響、有歸檔、有規劃”,保護傳承推廣工作到位。沙溪要有組織、有計劃地加強傳承人的培養工作,激發傳承人挖掘保護非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積極帶動年輕一代投身到非遺保護工作當中。要制定非遺和文物保護與旅游產業發展相結合的規劃,借助旅游業發展積極拓展非遺旅游市場;通過創新機制,拓寬資金渠道,促進非遺全民共建。
中山日報社新媒體中心文+/記者付陳陳通訊員貝鵬程圖/通訊員提供編輯:曾淑花二審:朱暉三審:魏禮軍素材來源:中山日報
本文來源:中山日報
4月19日拍攝的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外景(無人機照片)。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參觀。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參觀拍照。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
2022年,“黃氏吹糖人”第五代傳人黃祖全被評為該項目的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本期“非遺里的‘生意經’”,記者走近黃祖全,探尋這一脈傳承的手藝,如何在市場大潮中找到生存之道——從最初為了生計擺攤,到如今為傳承堅守,黃祖全的心境已然升華。他深
那么,對于推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應該選擇哪類海外KOL合作比較好呢?另外,可以選擇在旅游和美食領域有影響力的海外KOL進行合作。選擇在文化藝術領域有影響力的海外KOL進行合作也是一種選擇。在推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時,選擇合適的海外
至此,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此次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地遺產構成要素包括:世界多元文化聚居在鼓浪嶼,使得鼓浪嶼的建筑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筑與文化價值觀的交融。中華文化是農耕文化,講究鄉土,對海洋文化卻一直重視不夠。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