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增的傳統醫藥類非遺項目當中還有非常著名的就是陶氏骨傷中醫治療法非遺園項目,這個療法能夠很好的去改善一個人的氣血循環,并幫助患者能夠舒筋通絡,還有可以針對頭暈,頭痛,緩解疲勞的修園陳氏中醫頭部理療手法,很是神奇還有一項登云非遺園項目;成
徐州香包,又稱“香囊”、“香纓”,俗稱“香布袋”、“料布袋”。制作和佩戴香包的習俗在我國由來已久。(井秋紅作品《兩漢文化》)香包是我國傳統的民間藝術品,歷史久遠。它的歷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戰國時期。漢樂府長詩《孔雀東南飛》中有“紅羅覆斗帳,四角垂香囊”;漢代《禮記
喜報截至8月2日,“四川非遺”抖音賬號發布的“戲曲變裝”短視頻,播放量已達1724.8萬,點贊81.9萬,評論5.7萬條!網友紛紛留言從視頻中看到了新生代對于傳統文化的自信,感受到了戲曲服飾的魅力,直呼“非遺傳承后繼有人”!這條爆款短視頻聚焦國粹傳承,通過戲曲
00:14文/視頻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全媒體記者 丁鵬志 實習生 宋科鋮 非遺煥新生,國潮進行時。2月1日,巨量引擎聯合全國各主流媒體,在長沙潮宗街推出了2023年“煥新非遺”全國影像展暨非遺論壇活動。借助潮宗街的火爆人氣和深厚的藝術底蘊,向長沙市民和全
文、圖、視頻/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鍇躍 通訊員 黃晨發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Play Video Play Current Time 0:00 Loaded: 0% 0:00 Progress:
“半山出產泥貓, 大小塑像如生, 凡至半山者, 無不購泥貓而歸, 亦一時之勝會也。” ——清范祖述《杭俗遺風》 為進一步繼承與弘揚半山立夏民俗文化,夯實“立夏民俗·文化溯源”項目式課程,在拱墅區“非遺進校園”大背景下,6月13日,賣小·桃源特邀拱墅區皋亭文化研
1月23日,大年初二,耒陽市敖山廟會如期而至。活動現場鼓樂喧天,禮炮齊鳴,洋溢著濃濃年味。當地村民、各地游客在多姿多彩的活動中,祝福新的一年福壽安康,五谷豐登。 黎明時分,旌旗招展,鑼鼓喧天,紙船、龍獅、腰鼓、繡球、響器、鐵銃等近30個項目,早已聚集一堂,
本報阿瓦提訊 (記者 劉麗 通訊員 周佩蘭 姜朝) 刀郎勁歌舞,情醉阿瓦提。1月14日恰逢“小年”,阿瓦提縣在刀郎部落景區開展系列迎新春活動,讓各族群眾在體驗刀郎文化魅力的同時,感受濃濃的年味。 在阿瓦提縣第九屆“與刀郎人過春節”活動現場,鑼鼓喧天
蘭州牛肉面經過發展和產品迭代,涌現出越來越多相關預包裝優秀品牌企業,實現了線上線下文化餐飲的融合發展,滿足了市場多樣化需求。 1月12日,甘肅文旅文交中心數字非遺交易平臺啟動暨蘭州牛肉面數字化交易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蘭州市舉行。九美旦增 攝 中新網蘭州1月12日
毛繡(察哈爾毛繡)是察哈爾蒙古族古老的傳統手工藝,目前是我國唯一保持祭祀儀式的民族手工技藝,它使用動物皮毛中的鋒毛(退絨),在傳統的大經緯紗網上栽植出各種動物圖案。其作品寫實、立體、粗獷、鮮活、能夠真實再現動物的原生狀態及蒙古族的工藝特性,具有很強的藝術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