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第四屆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周開幕式暨2023龍崗區“傳承多彩文化 共享美好生活”非遺展演在龍崗區布吉街道文博宮精彩啟幕,來自全國各地的國家、省、市、區級29個非遺項目逐一亮相。深圳市副市長張華,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曾相萊,龍崗區委常委、副區長鄭曉生等出席活動。
本次活動由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龍崗區人民政府主辦,以“文化深圳 傳承非遺”為主題,以傳統非遺項目為載體進行全新呈現,為其注入時代生命力,體現人類非遺項目“在創新中傳承,在傳承中發展的”新姿態。
此次非物質文化遺產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第四屆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周龍崗啟幕,特別設置了非遺項目靜態展示區、非遺項目動態展示區,邀請諸多非遺代表人物攜作品亮相。活動現場珍品云集,甘坑客家涼帽制作技藝展示、皮雕技藝展示、古法制香技藝展示、潮彩、粵繡(珠繡)、棉塑、南澳海膽粽制作技藝等悉數登場,展示傳統文化的恒久魅力。
當天非物質文化遺產周啟動現場,不僅有本地群眾前來品嘗粵式酥點、蔡氏臘味、大鵬打米餅等非遺美食,還吸引了來自深圳大學國際交流學院的8名國際學生前來參觀,觀賞體驗各種非遺項目制作過程。來自巴基斯坦的學子李明表示:“我非常喜歡中國文化,參觀體驗這些深圳非遺文化項目,令我印象深刻,進一步了解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非遺的精湛技藝和傳承人的全心堅守讓我深感欽佩。”
在當晚的文藝展演活動中,還有龍崗舞龍、鶴歌鶴舞、木偶戲、粵曲、雜技、杯花舞、長鼓舞等一系列精彩節目,為現場觀眾呈現一場視聽盛宴。“這既是傳統文化,又是新潮藝術,沒想到深圳有這么多非遺文化項目,非常棒!”市民柳女士對此次非遺展演大為贊賞。
晚會現場,與會領導還為第五批共39個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頒發名錄牌匾,并共同拉開第四屆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周的大幕。
非遺是歷史的回聲,也是先輩智慧的結晶,更是華夏兒女共同的記憶與財富。請圍繞“非遺”這一話題,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或觀察,講述一個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的故事。火壺表演展現的不僅是美麗的景象,更是傳統文化的承載。
上海市群眾藝術館(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日前發布“第一批上海市非遺傳承人社區傳承工作室”名單。華興富:1946年生,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撕紙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上海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
1.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是什么時候提出來的?25屆大會上通過《保護傳統文化和民俗的建議》,用“傳統文化和民俗”來表述“非物質文化遺產”。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最終明確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
新世界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竣工新世界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竣工,嘉賓簽到處。新世界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內陳設的展板。新世界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竣工典禮現場,與會人員認真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