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8月24日訊(見習記者包孟)“一嘗有味三拍手,十里聞香九回頭,說的就是我們湖北仙桃特色佳肴——沔陽三蒸。”8月23日,“沿著長江讀懂中國——湖北千里長江行”武漢都市圈探訪團來到位于仙桃市排湖風景區沔陽小鎮,與湖北省級非遺文化沔陽三蒸傳承人李
9月16日,福布斯中國發布2021年度U30榜單。10個行業300位年輕人上榜,郎佳子彧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郎派面塑藝術的第三代傳承人在時尚藝術、生活方式領域上榜。對此,郎佳子彧在朋友圈寫道:榜單從來不是目標,但能給親友師長多年的偏愛包容支持一些慰藉,他非
景泰藍掐絲工藝畫是我國著名的傳統工藝美術,既蘊含著掐絲琺瑯器原有的古典美感,又因題材的廣泛而融入了現代之美,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掐絲琺瑯藝術效果渾厚莊重,圖案線條精美細致,透露出傳統工藝的古典美。為使同學們更好的了解傳統工藝,5月26日16:00,三
不管何種手工藝,從起源開始就與人類生活一直保持著密切的關系。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擁有鮮明的地域性特色,擁有的傳統手工技藝更是繁多,截至2013年12月,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總數已達37項,成為世界上入選“非遺”項目最多的國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金富美玉 李增浩 虎年將至,泰安玉祥銀飾傳承人張科清、張君偉父子開啟了忙碌的工作,兩人分別在集市上和家中為顧客制作著各種銀飾。新舊技藝結合,制作出的飾品別具一格,深受全國各地顧客的喜愛。 1月11日,在泰安六郎墳大集上,繡著“中國非遺
從《我在故宮修文物》網上熱播開始,更多年輕人逐漸被傳統手工藝的魅力所吸引。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工藝傳承和保護的愈加重視,凝聚匠人心血的工藝美術品備受關注,如何進一步推動新時代的傳統非遺手工藝美術活態傳承? 日前,以“新時代、新技能、新夢想”為主題的“陸子岡杯”
為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著力實施傳統工藝振興計劃,進一步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創新與轉化,推動傳統工藝的傳播傳承、創新提高,“浙江傳統工藝推廣展”第三場系列活動——手工藝大師王文瑛機繡藝術的傳承與創新,采用視頻直播的方式呈現。 說到穿針引線,女工刺繡
原標題:非遺手工藝傳承,重拾手工藝之美 人們對傳承的手工藝都不陌生,但真正走進去的很少。世代傳承的作品難得可貴,但是現在卻淡出生活。重新拾回手工藝傳承,學習傳承的文化,其實非遺手工藝的傳承給我們的是一種工匠的精神。享選與傳承手藝人一起,通過手藝人,去體會手工藝
過年期間到一座城市旅行,最不能錯過的是什么?排名第一的肯定不是景點,而是各類市集。位于江南腹地的無錫,雖然人均GDP長期排名全國城市前十位,但那些江南城市該有的人文傳統,卻一樣也不少,這些人文傳統,在無錫的各種市集上,都有淋漓盡致的展現,我們一起去看看。 打
孩子們手中的泥人是最流行的玩意,衣領上精美的手工刺繡十分風靡,一塊腳踏糕吃出了香甜家鄉味,竹刻雕刻出年輕人喜歡的Q版掛件……源于日常生活的非遺,本就是各個時代各種新潮元素的集合。近期,無錫惠山古鎮上,“運河拾遺”非遺市集亮相,堪稱一場“國潮秀”,亮點頻現,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