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頭條NEWS,廣西最獨具視角的時政新媒體! 5月16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本次名單共包含1082人,其中,廣西23人榜上有名。 國家非遺項目——跳嶺頭。 跳嶺頭作為一種古老的漢族民俗文化,經過幾千年的流
中新社柳州1月29日電題:廣西父子“接力”創新傳承侗族非遺建筑“神技” 作者林馨 “無木不侗鄉,侗寨必樓橋?!弊哌M與貴州、湖南相接的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無論高山還是河谷,圍繞著鼓樓,吊腳樓層層疊疊,加上造型精美的風雨橋,刻畫出傳統侗族村寨的樣子。 千百年
到目前為止國家已經公布了5批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時,多數非遺項目還會申報、評選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但第五批非遺名錄才剛公布,代表性傳承人還沒來得及申報和評選,因此入選第五批國家非遺名錄的項目還沒有產生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所謂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義務,
圖為央吉卓瑪換上戲服準備跳舞。冉文娟攝 中新網拉薩6月27日電題:西藏熱振曲卓“跳上”更大舞臺國家級非遺傳承千年煥新 中新網記者冉文娟 “我跳熱振曲卓已經5年了,很喜歡這個舞蹈。我們還登上過藏歷新年晚會,希望以后能到更大的舞臺上表演。”23歲的央吉卓瑪一邊整理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湖南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非遺保護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始終堅持人民的非遺人民共享的工作原則,秉持“見人見物見生活”的保護理念,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的統一部署,不斷推出湖南
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值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21年7月,中國擁有世界遺產56項。此外,中國還有42個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
京城周末 | 生活方式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要想真切體會一座城市的歷史文化與風土人情,最好的辦法是自己親身去走一走、看一看。“京城周末”欄目將為大家推薦北京的展覽活動、胡同小巷、歷史遺跡、文化小店,讓大家在閑暇周末,走出房間、走進城市,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
關于老北京人愛玩兒、會玩兒這一點,老舍曾經在小說《四世同堂》中做過清晰的描繪:“他們會養魚、養鳥、養狗、種花和斗蟋蟀。他們之中,甚至也有的寫一筆頂好的字,畫點山水,或作些詩詞?!?在北京,玩兒是一種心態,更是一種文化。非遺文化中的傳統體育,老北京們就把對玩兒的
據人民日報消息,近日,北京出臺《北京市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認定和保護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搶救瀕臨消失、傳承困難的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辦法》規定,北京建立市級急需保護項目目錄,有效期不超過5年,一般5年認定一次。急需保護項目的
白紙坊太獅、運河龍燈、北京皮影戲等北京非遺主題借記卡也面向社會發行。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全國首張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專屬聯名卡今天(10月14日)正式發布,由北京市文旅局與中行北京分行、中央美院合作推出。 同時,三方還面向社會發行了白紙坊太獅、運河龍燈、北京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