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上午10:00,一場以“弘揚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為主題的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在泰山科技學院圖書館廣場舉行。本次活動旨在展示泰安市典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與弘揚非遺文化,增強當代年輕大學生與非遺文化的聯系互動,感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提升文化自信
由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與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主辦的《陜西非遺之美》主題攝影作品展,將于2023年10月31日至11月13日在法國巴黎上線,該展也是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與巴黎中國文化中心開展對口合作的第三個線上主題攝影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
11月28日下午,由西安市人民政府主辦,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承辦,西安市群眾藝術館、西安高新區文旅健康局協辦的“非遺助力全運 匠心共筑長安”非遺主題展演暨西安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授牌發布活動在高新區嘉會國際交流中心舉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第一批?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傳統戲劇?曲藝?雜技與競技?民間美術?傳統手工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第二批?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體育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擴展項目?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
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全面提升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科學化水平。3月22日,由省委宣傳部指導,山西大學、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共同設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在太原成立。山西作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蘊藏極為豐富。2005年山西省正式啟動非物質
喜報截至8月2日,“四川非遺”抖音賬號發布的“戲曲變裝”短視頻,播放量已達1724.8萬,點贊81.9萬,評論5.7萬條!網友紛紛留言從視頻中看到了新生代對于傳統文化的自信,感受到了戲曲服飾的魅力,直呼“非遺傳承后繼有人”!這條爆款短視頻聚焦國粹傳承,通過戲曲
光明日報訊(光明網記者靳鈴涵、李佳琦)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司指導,光明日報社主辦、光明網承辦的2023“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宣傳活動已產生30位提名候選人。2023“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宣傳活動啟動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并于2023年2月21日公布了
2023“中國非遺年度人物”30位提名候選人名單(按姓氏筆畫排序)丁蘭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彝族服飾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王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京劇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王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紅茶制作技藝(祁門紅茶制作技藝)國家級代表性
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正在陜西榆林舉行。榆林古城老街上的“非遺大集”熱鬧非凡,精品館、紅色館人頭攢動。非遺從冷門變為熱門,從小眾變為大眾,機遇與危機也同時存在。在2月18日的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論壇上,不少專家學者們在發言中提及非遺保護正面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