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祝賀!南雄市新增4名縣級非遺傳承人,有您認識的嗎? 為有效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科學化、規范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有關規定,南雄市文廣旅體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組
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活態載體,能否選拔出合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將直接關系到這類中華文明活遺產能否得到傳承的問題分析和提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認定的五大標準,指出被認定人所傳非物質文化遺產必須是祖先所創造的、必須親自參與活態傳承、必須
原標題:非遺界沸騰了!2017最具含金量名單揭曉 11月17日上午9點,首批“大國非遺工匠”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二樓東大廳舉行證書頒發儀式。本次活動由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基金會主辦、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承辦,為表彰非遺工作者在非遺保護和非遺傳承上的重大貢獻,首批“大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 11月3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從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微信公眾號獲悉,日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倡議發起“全國青年非遺傳承人扶持計劃”,自2022年至2026年,分五批次扶持100名45周歲以下的優秀青年非遺傳承人。其中,2022-2
中國青年網開封1月13日電 “我已經88歲了,但還是離不開我的針、我的線。”滿頭銀發的王素花說。 汴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傳承人王素花。資料圖 王素花是汴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傳承人,已在刺繡行業堅守近70年。從第一次拿起繡針,到榮獲“國家級非物
近日,十八屆文博會深澳國際文化科技園分會場正式開幕活動現場舉行了非遺+文化專題研討會。 研討會現場,深澳國際文化科技園總經理肖瑩潔分享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的概況與機會。肖瑩潔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國家在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
提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得不提非遺傳承人,今年文旅部已經評定了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也已評定五批,共3068人。這些代表性傳承人往往還有一個名頭,那就是“工藝美術大師”的稱號。二者都是對傳統文化傳承者的最高認可,但其實大
非遺技藝傳承師是指傳承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的專業人員。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它是以人為本的活態文化遺產,強調的是以人為核心的技藝、經驗和精神,非遺技藝傳承是一項實踐性極強的工作,需要大批掌握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社區群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達、表現形式、知識、技能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當代中國需要保護非遺,非遺所蘊含的民族審美、習慣、情感、意義體現著民族文化最深層的底蘊,對民族文化認同起
你知道什么是“小鎮青年”嗎?其實,“小鎮青年”已經成為中國消費的核心熱詞。2019年“小鎮青年”強勢崛起,大城市“996”,小鎮“956”,他們有充足時間進行休閑娛樂,當金字塔的下層被喚醒,下沉市場已經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動能。想要進一步了解“小鎮青年”?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