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2月19日電(記者蔡馨逸、鄒競一)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正在陜西榆林舉行,200余項非遺、500余名非遺傳承人運用匠心巧思,共同展示非遺文化的時代價值。近年來,大量傳承人和企業用現代審美對非遺進行二次創作,用文化衍生品拉近了人們與非遺的距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寬容、協調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是文化遺產保護中相當重要的部分。那么今天的傳統節日就為你介紹,國際社會首個以推動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為宗旨的文化活動——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
當匠心技藝融入時代元素,當傳統與現代的隔膜得以打破,人們會用怎樣的口吻在新時代講述沉淀了千百年的匠心故事?今晚,總臺《非遺里的中國》將帶領觀眾一起走進水韻江蘇,領略非遺傳承創新的時代活力。大型文化季播節目《非遺里的中國》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文化和旅游部聯合攝制
5月25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化節目《非遺里的中國·廣東篇》在廣東省潮州市舉行啟動儀式。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總編室主任梁建增,中共潮州市委副書記、潮州市人民政府市長劉勝,總臺綜合頻道負責人賀亞莉,總臺廣東總站副召集人于尉,潮州市政協主席李堯坤,中共潮州市委常委
□李群北京冬奧會已經閉幕,但這場冰雪盛會卻以別樣的中華文化魅力收獲來自世界的掌聲。開幕式上,二十四節氣倒計時將中華文化的瑰麗與智慧展現得淋漓盡致;花樣滑冰比賽中,冰舞選手王詩玥、柳鑫宇一襲青綠、一身水藍,翩翩起舞宛如徜徉山水之間;頒獎時刻,穿戴“瑞雪祥云”“鴻
2023年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非遺保護良好社會氛圍,文化和旅游部將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后集中開展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在今天上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文化和旅游部相關負責人介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文化和旅游部聯合推出的大型文化節目《非遺里的中國》通過還原絕技、創新秀演等方式《非遺里的中國》:用非遺文化點亮現代生活,生動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成為以非遺話語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創新實踐。節目用每集90分鐘的體量對各地的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