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德1月28日消息(記者鮑玉嬋 通訊員鄧歡)歷史悠久的汪村獅舞、造型獨特的火獅燈、熱鬧喜慶的磚橋龍燈、悠揚纏綿的廣德民歌、氣勢磅礴的大板龍……1月24日到25日,當廣德市眾多好看、好玩的非遺項目亮相2023年宣城市“春節民俗文化季”活動現場,頓時讓當地的群眾耳目一新。
“我一直都聽說廣德的火獅燈造型奇特、表演精湛。沒想到今天能在宣城看到廣德火獅燈的表演。而且我在現場還跟著火獅燈老師學習了一些動作,感覺非常有意思。”宣城市民張先生這樣說。
“春節民俗文化季”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鄧歡 攝)
非遺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傳承的生動見證。近年來,廣德市不斷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保護和傳承力度,已成功申報國家級非遺項目1個、省級非遺項目11個、市級非遺項目16個,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93人。
非遺+展示
為了做好非遺項目的展示傳播工作,廣德市先后建成10多個非遺展示展覽場所,并常年免費對公眾開放。印制了《守望歷史》非遺普查資料、出版了非遺系列叢書《廣德遺風》,攝制完成了兩輯《廣德民歌》MV專輯,與當地電視臺合作開辟“守望歷史”、“尋訪遠逝的家園”、“每周一歌(廣德民歌)”三個非遺專欄,宣傳非遺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已基本構建起體現當地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體系。
非遺+演出
想要讓非遺得以延續與傳承,就要讓更多人認識非遺、了解非遺、愛上非遺。非遺進校園、非遺進社區、非遺進鄉村就是很好的選擇。近年來,廣德市文化館用一場場演出把當地的特色非遺項目帶到了校園、社區和鄉村,讓普通市民與非遺“對話”,近距離感受和親身體驗非遺的魅力,年受益人群達10萬人。
“非遺進校園,讓孩子們能夠接近非遺、了解非遺,喚起了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也讓非遺傳承的種子在他們心里扎了根。”家長們紛紛表示。
“春節民俗文化季”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鄧歡 攝)
非遺+旅游
在“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指導下,“非遺+旅游”已成為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一環。近幾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廣德市每年都會開展豐富多彩的非遺宣傳展示活動。2022年更是將活動直接放在了景區舉辦。全市多個非遺項目集中亮相景區,成為一大亮點。非遺進景區進行活態展示,在讓更多的游客深入了解非遺項目的同時,也有效提升了非遺的影響力。目前,廣德全市景區內宣傳推廣非遺已經蔚然成風。
除此之外,廣德市在非遺旅游開發上進行了大量探索,出現了“非遺+研學”、“非遺+民宿”、“非遺+演藝”、“非遺+活動”、“非遺+節慶”等眾多新業態。古老的文化,鮮活的傳承,廣德非遺保護與傳承翻開了嶄新的篇章。
非遺+培訓
人才保護與培養是非遺保護傳承的關鍵。事實上,為加大非遺人才的培養力度,廣德市開設了相關專業人才培訓班,并在部分中小學設立了非遺課程,這對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近年來,廣德市以學校作為試點,建立起“小小非遺傳承人”活動體系,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引進校園并形成教育常態,使學生與非遺項目親密接觸,豐富校園文化內涵,拓寬校園文化建設陣地。讓非遺“活”起來更“火”起來。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增設非遺傳承基地,不斷擴大非遺文化宣傳陣地;持續組織開展非遺在社區活動,讓非遺項目在社區發展、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到各鄉鎮進行非遺項目展演與宣傳,通過非遺的引領,提升鄉村活動質量,帶動鄉村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文化振興。”廣德市文化館館長彭曉磊說。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4月19日拍攝的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外景(無人機照片)。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參觀。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參觀拍照。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
2022年,“黃氏吹糖人”第五代傳人黃祖全被評為該項目的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本期“非遺里的‘生意經’”,記者走近黃祖全,探尋這一脈傳承的手藝,如何在市場大潮中找到生存之道——從最初為了生計擺攤,到如今為傳承堅守,黃祖全的心境已然升華。他深
那么,對于推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應該選擇哪類海外KOL合作比較好呢?另外,可以選擇在旅游和美食領域有影響力的海外KOL進行合作。選擇在文化藝術領域有影響力的海外KOL進行合作也是一種選擇。在推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時,選擇合適的海外
至此,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此次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地遺產構成要素包括:世界多元文化聚居在鼓浪嶼,使得鼓浪嶼的建筑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筑與文化價值觀的交融。中華文化是農耕文化,講究鄉土,對海洋文化卻一直重視不夠。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