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到24日,延慶區將在10個民宿聚集村舉行非遺體驗活動
本報訊(記者 崔毅飛)住民宿、品非遺、享生活、過大年……昨天上午,延慶區第九屆北京非遺大觀園活動在八達嶺鎮石峽村啟動。從1月7日到24日,延慶區將在10個民宿聚集村舉行非遺體驗活動。啟動儀式上,延慶區文旅局為“延慶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舉行了授牌儀式。 2022年12月16日,延慶區人民政府公布《第三批延慶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涉及五大類18項。其中傳統舞蹈類:延慶高蹺;傳統體育類:陳式太極拳;民俗類:永寧大集;傳統美術類:糖畫、植物拼貼畫、傳統插花;傳統技藝最為豐富,包括:手工編織技藝、傳統皮活制作技藝、烘焙法制油技藝、三司村柏木熏肉制作技藝、延慶傀儡制作技藝、延慶傳統豬頭獅子制作技藝、傳統饸饹制作技藝、傳統虎頭鞋制作技藝、蒙鑲技藝、海棠汁古法熬制技藝、杏仁菜粥制作技藝、古建筑彩畫技藝。 在1月7日的啟動儀式上,延慶區文旅局為“延慶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傳承人代表舉行了授牌儀式。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北京非遺大觀園活動,延慶區整合了延慶非遺中的“美食”,推出“延慶非遺宴”。延慶火勺、賀氏醬豬臉、永寧豆腐、三司村柏木熏肉、延慶傀儡、傳統饸饹、古法海棠汁、杏仁菜粥、黃芩茶、媯川白酒等延慶特色美食被端上餐桌。據活動主辦方透露,他們將選取重點民宿經營單位進行培訓,搭配出適合不同就餐人數的套餐,方便消費者品嘗“延慶非遺宴”。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4月19日拍攝的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外景(無人機照片)。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參觀。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州市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參觀拍照。4月19日,游客在河北省滄
2022年,“黃氏吹糖人”第五代傳人黃祖全被評為該項目的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本期“非遺里的‘生意經’”,記者走近黃祖全,探尋這一脈傳承的手藝,如何在市場大潮中找到生存之道——從最初為了生計擺攤,到如今為傳承堅守,黃祖全的心境已然升華。他深
那么,對于推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應該選擇哪類海外KOL合作比較好呢?另外,可以選擇在旅游和美食領域有影響力的海外KOL進行合作。選擇在文化藝術領域有影響力的海外KOL進行合作也是一種選擇。在推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時,選擇合適的海外
至此,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此次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地遺產構成要素包括:世界多元文化聚居在鼓浪嶼,使得鼓浪嶼的建筑特色和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和歐洲建筑與文化價值觀的交融。中華文化是農耕文化,講究鄉土,對海洋文化卻一直重視不夠。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