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了
一份重要名單
↓↓↓
(自治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截圖)
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確定的第七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141項)。第七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分為: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10個大類,共計141項。
(毛南族儺舞)
這份名錄里,
有很多小伙伴感興趣的:
馬山加方的上刀山下火海、
德保壯族的提線木偶戲、
融安的賽龍舟
……
馬山萬壽節上的上刀山表演。(資料圖)
有隔著屏幕就能聞到味道的:
武鳴檸檬鴨制作技藝、
北海沙蟹汁制作技藝、
武宣紅糟酸制作技藝
……
(武宣紅糟酸)
還有匠心獨運的:
桂林圓竹剖絲團扇制作技藝、
仫佬族剪紙技藝、
苗族百褶裙制作技藝
……
下面,
來看看具體名錄!
第七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性項目名錄
(共計141項)
通知要求,全區各地各部門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要求,認真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扎實做好我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保護、管理和傳承工作,努力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邁上新臺階,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新的貢獻。
點亮右下角小花花
把廣西的“非遺”傳遞給更多人吧~
綜合整理: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
如有侵權,請聯系旅游君刪帖
yiqiantao86(微信號)
非遺是歷史的回聲,也是先輩智慧的結晶,更是華夏兒女共同的記憶與財富。請圍繞“非遺”這一話題,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或觀察,講述一個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的故事。火壺表演展現的不僅是美麗的景象,更是傳統文化的承載。
上海市群眾藝術館(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日前發布“第一批上海市非遺傳承人社區傳承工作室”名單。華興富:1946年生,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撕紙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上海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
1.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是什么時候提出來的?25屆大會上通過《保護傳統文化和民俗的建議》,用“傳統文化和民俗”來表述“非物質文化遺產”。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最終明確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
新世界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竣工新世界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竣工,嘉賓簽到處。新世界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內陳設的展板。新世界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竣工典禮現場,與會人員認真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