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xù)迭代,更加出圈的國際博物館日活動正在向你招手!2023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南京云錦博物館通過一系列文化活動,破圈博物館線上、線下渠道,將云錦文化以創(chuàng)新、活化的方式呈現(xiàn),廣受好評。如今玩法升級、體驗加碼的非遺文化盛宴又來了!今年初,南京市發(fā)布了“文化小店計
通訊員 楊潤德 韓雪冰 科技日報記者 韓榮威風八面的晉陽鑼鼓、栩栩如生的剪紙、獨具匠心的葫蘆雕刻……在古色古香、文化韻味十足的古縣城內,多個晉源非遺展示展演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4月10日,晉中文化生態(tài)保護實驗區(qū)太原市非遺協(xié)會晉源分會成立儀式暨晉源區(qū)非遺展示
星辰在線2月2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湯威) 非遺煥新生,國潮進行時。為發(fā)掘非遺的文化魅力,促進非遺商業(yè)化發(fā)展。2月1日,巨量引擎聯(lián)合長沙晚報等全國各主流媒體,在長沙潮宗街推出了2023年“煥新非遺”全國影像展暨非遺論壇活動。本次活動在長沙市“我們的節(jié)日·元宵
刀郎勁歌舞,情醉阿瓦提。春節(jié)期間,新疆阿瓦提縣在刀郎部落景區(qū)舉辦第九屆“與刀郎人過春節(jié)”系列活動,與群眾一起歡度春節(jié),讓大家在體驗刀郎文化魅力的同時,感受濃濃的年味。 活動現(xiàn)場,鑼鼓喧天,熱鬧非凡。踏著喜慶的鼓點,4支舞龍隊伍精彩的表演引來一片叫好聲。 圖為舞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施雯 通訊員 姜明菁 梁佳君 “奶奶繡的虎頭鞋真好看。” “睡覺蓋的蠶絲被,是這么做出來的呀。” “這是我做的糕點,甜甜糯糯好吃!” 獻禮大運河申遺成功8周年,第二屆“臨平非遺季”暨臨平區(qū)“非遺美育工程”7月4日在臨平區(qū)體育中心拉開序幕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qū)劉家堡村是明代大學士王瓊故里,距市區(qū)近30公里。近年來,該村利用一座座閑置的院落,廣邀非遺項目入駐,同時融合民俗文化、農業(yè)觀光,發(fā)展成為城市近郊休閑旅游的網(wǎng)紅打卡地。 讓非遺走進生活有利于非遺保護傳承。正如孩子一樣,非遺如果一直處于溫暖的襁褓
中新社貴陽1月16日電 (周燕玲)在2023年貴州省兩會期間,身穿侗族服飾的“90后”政協(xié)委員石賢,戴著精美銀飾和國潮文創(chuàng)口罩,熱情地向身邊委員推薦“岜小沙”和“侗族小妹”的民族卡通IP表情包,“貴州珍貴的民族文化與非遺文創(chuàng)值得被更多人看見。” 出于對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交匯點訊 在加快推進文化強省建設的進程中,如何深入實施江蘇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加強長江文化和城鄉(xiāng)各類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利用,擦亮獨具魅力的“江蘇名片”,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省人大代表、南通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
法律客觀我國第六批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名單的第一個得到國際相關組織機構正式承認第六批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名單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昆曲第六批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名單,與其他18項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共同構成第六批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名單了第一批名單,并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