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華縣聚焦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不斷增強文化自覺自信,擦亮文化瑰寶,讓民族民間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 “‘非遺’作為地方文化自信的具體體現,寄托著一種濃濃的鄉愁,我們一直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原則,抓好傳承與保護
8月10日,花兒藝術旅行15周年暨云南非遺傳承與保護研討會在大理周城舉行。 花兒藝術旅行創始人兼CEO何鴻鵠、大理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所沙玉雙書記、大理大學民族藝術館趙云芳館長及多位云南非遺傳承人出席研討會,研討會的成功召開也標志著花兒藝術旅行15周年慶暨
原標題:當非遺遇見云南 | 非遺文化在怒江老姆登村綻放光彩 “哦得得,哦得得!米勒瑪沃哦得得,哦得得,哦得得,甲來瑪沃哦得得,哦得得” ……老姆登村不時傳來美妙的歌聲,上演著非遺傳承人與游客圍著火塘載歌載舞的歡快畫面。近年來,老姆登村抓住國家4A級旅游景區創建
原標題:當非遺遇見云南 | 麗江首屆古城區非遺文化周活動邀你來參與!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建設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提升“文化麗江”品牌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麗江市古城區建設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深入傳承和推廣優秀傳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社區群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達、表現形式、知識、技能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當代中國需要保護非遺,非遺所蘊含的民族審美、習慣、情感、意義體現著民族文化最深層的底蘊,對民族文化認同起
今天“服務鄉村旅游 助力脫貧和鄉村振興”系列報道走進山西,看當地農行是如何發揮金融的力量讓非遺文化“熱起來”。 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有157個非遺項目進入國家非遺名錄。 近年來,農行山西分行一直在探索農戶貸款與傳統
韓 城 花 饃 韓城花饃 NO.1 #陜西非遺文化傳承 韓城一張亮眼的名片# 如果每座城市都有性格 當地傳統民俗禮食 就是安置我們精神信仰 的文化根基 秦川八百,饃饃最盛 在韓城,有一種文化 就與面食相關 它是跑男團喜愛的“藝術品”之一 它是陜西
還沒關注,伸出手指點這里 脫貧攻堅集中采風札記 2019年2月的一天,偶然接到宣傳部的電話:說有個采風活動,需要你參加,想通過你了解一下外地人眼中的阜平,向我們提出問題,讓阜平變得更好。這也是我們大家的初衷。我決定參加這次采風活動。 ▲阜盛大橋未修
感受天堂之美 傳承非遺文化 江山文溪實驗學校“杭州,遇見世界文化遺產”研學之旅側記 杭州,是擁有三大世界遺產的城市。2011年6月24日,在巴黎召開的第35屆世界遺產大會,正式將“杭州西湖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西湖也由此成為中國唯一一個湖泊類文化遺
登“鷺”啦!還是同時!閩南非遺好物集中亮相廈門八閩優秀街頭藝人鷺島展演如此精彩,如此難得千萬不要錯過 12月16日-25日“2022閩南文化非遺周”系列活動“街藝福見”第二屆福建省街頭文化藝術展演暨街頭文化藝術達人頒獎儀式活動為市民游客帶來一場文化盛宴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