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渭南剪紙非遺傳承人艾曉受邀參與《2023年渭南春晚》節目錄制 撰稿 閔盼龍 近日,“奮進新征程 同筑中國夢”2023年渭南市春節聯歡晚會在渭南大劇院錄制。渭南非遺傳承人艾曉受邀參加節目錄制,他用手中的剪、心中的情、眼中的愛,剪出生動形象、喜慶吉祥的新春
他是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藝 唯一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也是屈指可數能獨立完成 從茶坯制作到窨花整套工藝流程的 制茶大師; 他堅守手工制作茉莉花茶近60年, 先后參與“外事禮茶”配方制作 和茉莉花茶國家標準樣制作, 還制作了被譽為茉莉花茶“天花板”的 十窨針王。
圖為央吉卓瑪換上戲服準備跳舞。冉文娟攝 中新網拉薩6月27日電題:西藏熱振曲卓“跳上”更大舞臺國家級非遺傳承千年煥新 中新網記者冉文娟 “我跳熱振曲卓已經5年了,很喜歡這個舞蹈。我們還登上過藏歷新年晚會,希望以后能到更大的舞臺上表演。”23歲的央吉卓瑪一邊整理
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值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21年7月,中國擁有世界遺產56項。此外,中國還有42個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
關于老北京人愛玩兒、會玩兒這一點,老舍曾經在小說《四世同堂》中做過清晰的描繪:“他們會養魚、養鳥、養狗、種花和斗蟋蟀。他們之中,甚至也有的寫一筆頂好的字,畫點山水,或作些詩詞。” 在北京,玩兒是一種心態,更是一種文化。非遺文化中的傳統體育,老北京們就把對玩兒的
白紙坊太獅、運河龍燈、北京皮影戲等北京非遺主題借記卡也面向社會發行。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全國首張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專屬聯名卡今天(10月14日)正式發布,由北京市文旅局與中行北京分行、中央美院合作推出。 同時,三方還面向社會發行了白紙坊太獅、運河龍燈、北京扎
海派剪紙數字藏品 李守白供圖 中新網北京9月30日電 (記者 應妮)我國列入國家、省、市、縣4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的非遺項目有10萬余項,其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557項。如何為傳統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成為目前非遺傳承與保護的重要課題。 很多非遺項目雖然
原標題:2022騰訊高校游戲創意制作大賽圓滿落幕,高校學子探索數字化非遺傳承 11月28日,由騰訊游戲學堂打造的“2022騰訊高校游戲創意制作大賽”進行了線上頒獎。22款優秀游戲作品從2000多位參賽者提交的350余款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這些作品蘊含著來自游戲
圖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啟動現場。 陸希成 攝 中新網昆明6月11日電(繆超 陸希成)近年來,被稱作民族文化“大觀園”的云南省不斷加大非遺保護力度,截至目前,云南省擁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27項、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25人。
日前,云南省普洱市孟連縣文化館到勐馬鎮東乃村南主大寨開展拉祜族傳統紡織技藝、文化志愿者民族歌曲、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文藝骨干班文藝輔導等多項培訓,共107人參訓。 培訓過程中,學員們展現了勤奮好學的精神面貌,取得了良好的培訓效果。大家紛紛表示,將珍惜這次培訓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