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訊 記者王際娣 11月1日南山文化館組織開展第三屆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周南山區系列活動,活動將持續至11月7日。本次活動以“多彩非遺 魅力南山”為主題,通過非遺相關展、演、講座、雅集等活動,全面展示南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讓市民深入了解非遺傳統技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近日公布了66個“非遺工坊典型案例”。一批工作成效突出、社會效果良好、人民群眾認可度高的非遺工坊案例,呈現出新時代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的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月31日訊1月31日上午,漢陽區第二十一屆“歸元廟會”在遠洋里廣場舉行,這是歸元廟會時隔10年首次回歸歸元片區。“歸元廟會”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歷史悠久。本次歸元廟會將“逛、賞、品、嘗、購、娛”等各類體驗融為一體,帶市民游客
新華社貴陽12月3日電題:靛藍色的傳承:非遺手藝讓她們走得更遠 新華社記者田德豐、崔曉強 一條長7.4米、寬2.2米的靛藍色染布上,白色線條勾勒出的胡同、四合院等建筑元素,在暖色燈光下栩栩如生。在北京一家咖啡店,巨幅蠟染裝飾令人耳目一新,“以蠟防染”的苗族蠟染
手工藝品是指民間的勞動人民為適應生活需要和審美要求,就地取材,以手工生產為主的一種工藝美術品。手工藝品的品種非常繁多,如宋錦、竹編、草編、手工刺繡、藍印花布、蠟染、手工木雕、油紙傘、泥塑、剪紙、民間玩具等。由于各地區、各民族的社會歷史、風俗習尚、地理環境、審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民族事務委員會) 原標題:2022民族文化回望(下)——非遺篇、舞蹈篇、影視篇 編者按 2022年, 重大事件不斷,熱門話題出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被充分挖掘,文化創新創造不斷涌現、活力滿滿—— 北京冬奧盛會從會徽、吉祥物的形象到場館、服裝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民族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與時尚交集較多的領域,是具有很大商業價值潛力的。這里分享冷蕓時尚圈蕓友Miss yu帶領的坐莊討論:如何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發揮其商業價值的案例。 1.什么是“非遺”? 大家對非遺都了解嗎?因為我這兩年也有做非
原標題:@榆林人,你的身邊有這么多國家級非遺項目,你知道哪些? 作為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發祥地,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與九曲黃河用其仁厚的身軀,寬闊的臂膀筑起中國古代文明的搖籃,孕育了底蘊深厚的文化瑰寶。非物質文化遺產凝聚著一輩輩人的辛勤和智慧,是人類文明遺存的
封面新聞記者 楊瀾 1月8日,“非遺過大年?鄉約九斗碗”成都市新春文化活動在溫江區幸福田園景區舉行。活動以“尋味中國年”為主題,旨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營造溫馨祥和的節日氣氛,向廣大非遺傳承人和社區居民送去新年的美好祝福。非遺傳承人、非遺企業、經銷商代表及社區民